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建议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要途径。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田抗灾减灾能力,夯实了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取得明显成效。
农业生产的出路在集约化、机械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不仅能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有效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还能以点带面,推进土壤改良、绿色农田、数字农田等示范区建设。2021年,中共涟源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做好涟源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编制工作的通知》,文件里明确指出涟源市的规划任务面积34.01万亩。分两个阶段规划,2021-2025年规划面积19.73万亩;2026-2030年规划面积14.28万亩。
渡头塘镇作为涟源市农业强镇,地处涟源市东北部,全镇下辖19个行政村和5个社区,总面积63.8平方公里,共有耕地35232.75亩,其中水田19472.25亩,旱地15760.5亩。但目前该镇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的速度跟不上土地流转的速度,对该镇农业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作业、产业化经营产生了影响,降低了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产出率。
在此,请求上级领导关心,继续实施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这即是优化渡头塘镇农业结构,推进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转变渡头塘镇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有力保障、实现农民持续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恳请领导把我们的建议带上去并尽快给我们解决,既能造福更多的人民群众,也能带动我镇经济的飞速发展。
涟源市农业农村局
关于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22号建议
办理情况的答复
内容摘要: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的速度跟不上土地流转的速度,对渡头塘镇农业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作业、产业化经营产生了影响,降低了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产出率。要求继续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
戴艳红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十二五”以来,涟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市积极组织申报并整合各方面的项目资金,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三农”重点工作来抓,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推进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渡头塘镇作为我市农业重镇,涟源市委市政府及
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从2019年开始至2022年连续几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渡头塘镇基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达3000多万元。建成后的农田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高标准农田格局明显改观,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基本达到“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完成规划设计,计划在渡头塘镇实施0.3万亩,投入资金900万元。目前已通过专家评审,娄底市农业农村已对初步设计进行批复审核。本项目严格按照上级规定时间节点推进。
二、统筹优化建设布局
立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衔接乡村振兴、国土空间、土地整治、农业、农村、水利、电力和交通等相关规划,以粮食产能与资源禀赋相匹配为基本遵循,明确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布局,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和重点投向,合理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集中力量建设高标准农田,筑牢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安全的底线。2021年出台了《涟源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科学布局,全面提出了10年内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总体要求、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实施区域和任务安排等,将逐步把全市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衷心感谢您对“三农”事业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
涟源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