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管辖20个乡镇办事处和1个高新区,458个行政村,46个社区,截至2021年11月1日,户籍人口113.3万人。涟源市总面积1830平方公里。
参与主体:由涟源市司法局牵头,各镇司法所,涟源市公检法(有条件的参与),律师事务所,法学相关专业大学生(周末或者寒暑假参与)
参与着装:一律穿红色志愿者衣服,胸牌上表明所属单位和姓名
参与方式:
1、普法教育和宣传,对和老百姓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普法宣讲,通过普法宣传不断增强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律意识。
2、路演法律风险点,提高法律防范意识。对老百姓可能涉及的电信诈骗和非法集资、非法传销等如何防范和远离进行路演,并分发相关的小册子加强对老百姓的防范意识。
3、现场处理有关法律纠纷。对邻里纠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运用专业的法律知识为他们化解矛盾,达成和解。对一些邻里之间的故意伤害(轻伤以下案子)积极促成赔偿谅解,化解矛盾纠纷。对一些家庭困难的老百姓讨要农民工工资或者工伤赔偿等的,帮助他们申请法律援助。对一些确实需要打官司,走诉讼途径的老百姓,联系相关专业的律师提供法律服务。
送法下乡的意义:彻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法治思想,“法令兴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为民服务,对老百姓进行了很好的普法教育,提高了老百姓的法律意识,为建设法治涟源添砖加瓦。其次,及时化解一部分邻里矛盾,也减轻了公检法,基层政府的压力,尤其是信访压力得到了大大的缓解。另外,大学生的参与,也让他们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激发了他们为人民服务的热情。
涟源市司法局关于政协提案开展“送法下乡”的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内容摘要:涟源市司法局为进一步强化普法宣传,提升普法质效,深入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增强全市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涟源、平安涟源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涟源市司法局着力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多种类、高频次的普法宣传活动,并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印发了《关于创新开展“送法下乡”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全市大学生寒暑假“送法下乡”活动方案》的通知。
梁艳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开展送法下乡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涟源市司法局印发了《关于印发〈涟源市大学生寒暑假“送法下乡”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切实发挥高校大学生普法宣传作用,涟源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志愿者寒暑假“送法下乡”活动。活动中,志愿们身着红马甲走户串巷发放普法宣传资料,开展宣讲,通过结合一些典型案例,积极讲解有关防范毒品、电信诈骗、养老诈骗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引导群众形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据统计,2022年暑假涟源已招募267名大学生志愿者,共开展16次大学生送法下乡活动,活动共涉及42个行政村(社区),服务了6000余群众,发放普法宣传资料7000余册,发放法治文化产品400个。这些活动既增长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又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法律知识需求,丰富了群众的法治文化生活,营造人人学法、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良好氛围。2023年大学生暑假“送法下乡”活动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二、开展春节期间“送法下乡”活动。为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增强给干部职工群众的法治意识,涟源市司法局组织全市各单位开展春节期间“送法下乡”活动。重点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乡村振兴战略等相关条例,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法治保障。
三、在各时间节点针对特定人群有针对性性的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2.4”宪法宣传日,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大力宣传宪法;农村法治宣传月、民法典宣传月在乡镇开展“送法下乡”活动,积极宣传反电诈、非法集资、传销、土地矛盾纠纷等农民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周”活动,宣传《未成年保护法》、禁毒、反电诈等一些列法律知识,提升未成年的自我保护意识。
开展宣传活动的同时开设以民事、刑事、行政法律专家咨询台的形式为老百姓提供咨询,针对村民需求,通过“面对面”方式为老百姓进行答疑解惑,调解矛盾纠纷,提供解决路径,进一步引导群众通过法律的方式解决问题,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