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摩托车作为一种经济适用、快捷方便、机动性强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群众的青睐,为实现遮阳挡雨,不少车主在车上加装遮阳伞,不但增加了自己驾车的危险性,而且严重影响了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安全。因此,为了保障我市人民群众出行安全,遏制摩托车非法安装遮阳伞的交通违法行为迫在眉睫。
一、基本情况
今年7月,我市G207国道龙塘镇段发生了一起这样的交通事故,一辆大货车缓慢行驶在公路上,行驶过程中勾住路边停靠摩托车的遮阳伞,将坐在上面的车主连人带车卷入轮胎底,造成车主当场死亡。同样,社会上关于遮阳伞导致交通事故的新闻也屡见不鲜。而随着我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摩托车作为一种经济适用、快捷方便、机动性强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群众的青睐,为实现遮阳挡雨,不少车主在车上加装遮阳伞,不但增加了自己驾车的危险性,而且严重影响了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安全。因此,为了保障我市人民群众出行安全,必须遏制摩托车非法安装遮阳伞的交通违法行为!
二、存在的安全隐患
据了解,驾驶安装遮阳伞的摩托车上路行驶,存在以下安全隐患:一是车体所占面积扩大,增加行驶中剐蹭事故发生率;二是骑车人视野受限,扩大盲区范围;三是影响车体的灵活性,不利于骑车人快速避险和跳车逃脱;四是一旦支架碰到意外发生折断很容易刺伤骑车人;五是摩托车多为金属车身,再装上雨伞,雷雨天气里很容易遭到雷击。
三、屡禁不止的原因
(一)宣传教育力度不够,车主交通安全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淡薄
摩托车安装遮阳伞是一种将机动车改装改型的交通违法行为,对于机动车不得改装改型,《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都有明确规定,但目前我市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重点,都是围绕酒后驾驶、闯红灯、涉牌涉证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对摩托车安装遮阳伞的违法行为的宣传教育相对较少。
此外,不少摩托车驾驶人自身也存在侥幸心理和从众心理,明知道安装遮阳伞是违反法律法规的,仍然明知故犯,而且他们认为摩托车安装遮阳伞是很普遍的事情,因而更加放松警惕。
(二)查处取证难度大
遮阳伞可伸缩折叠,因而具有很强的隐蔽性,驾驶人只要一看到有交警就可以立马把遮阳伞收起来,因而被处罚的廖廖无几,除非被拍照当场抓获,否则不仅驾驶人容易抵赖,民警也难以进行处罚。
(三)缺乏长效管理机制
我市交警部门对摩托车的违法行为整治往往是集中式的,虽有一定的威慑作用,但由于受警力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难以进行常态化的整治和长效管理。
四、治理对策
(一)强化宣传,正面引导
一是要开展针对摩托车非法安装遮阳伞的专题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单位、农村、校园、街道、社区等地方,通过设置交通安全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典型事故教育片等方式,广泛宣传其违法性和危害性,增强摩托车驾驶人了解安装遮阳伞的隐患,增强驾驶人行车安全意识。二是在现场巡查过程中,对有违法驾驶摩托车行为的人员,强制其参加交通安全法规培训,做到查处一个教育一个,最后达到教育一大片的目的。
(二)强化整治,严处违法
一是在执勤过程中,对安装遮阳伞的摩托车驾驶人,既要文明执勤、耐心劝阻,又要规范执法、严格处理,树立执法人员良好形象,取得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二是规范使用照相机、摄像机和执法记录仪,认证据说话,提高执法精确度。三是适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根据实际情况,定点检查与巡逻执勤相结合,在查处中可充分利用道路条件,采取一定措施降低摩托车的车速,防止出现逃避检查。
(三)细化措施,长效管理
一是强化摩托车源头管理。将预防与整治相结合,实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社会化,摸清摩托车及其车主、驾驶人底数,加强驾驶人日常宣传教育,加强对摩托车的注册登记工作,健全基础工作台账,形成交通安全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二是加大摩托车交通违法成本。明确各种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提高广大摩托车驾驶人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三是加强部门配合。公安机关要加强与政府、派出所、工商、物价、质监等部门沟通协作,加大对非法经营摩托车遮阳伞的查处力度,切断遮阳伞销售链条,实现源头治理,同时将打击利用摩托车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与遏制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并重,以减少摩托车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