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名称 政协涟源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案号 104
案由 关于推动涟源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提案人 易眩
附件

104 易眩 关于涟源龙山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docx

提案内容

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湖南几何中心,总面积928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1.06%,这里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良、文化底蕴深厚,号称天下药山,康养福地。龙山作为涟源“一区三基地”之一区域性休闲旅游康养基地和全域旅游“一心两翼”的南翼核心区,如何破解发展难题,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积极参与,持续推进。

一、资源优势

龙山生物多样性森林茂密,群落云集,生物多样性丰富,特别是金钱松种子园属中国南方最大;龙山自然景观优美,旅游资源规模及丰度在同类型景区名列前茅;龙山已获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中国最佳养生休闲基地、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创建基地、湖南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湖南省首批中医药康养旅游精品线路等殊荣;龙山中草药多达2300种,药材品质佳,药性效果好,有“龙山无闲草,识得都是宝”的美誉,域内42种国家珍稀动植物,是湘中地区动植物博物馆;药王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龙山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具备了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先决条件。

二、现状分析

当前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基础建设量质提升,文旅融合发展正处利好时机,同时也是爬坡过坎关键期,其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值得重点关注,应认真分析研究,逐步加以解决。

(一)科学规划布局有偏差

龙山的规划种类多且杂,主要有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大龙山康养规划、中药森林康养基地总体规划、国家中医药基地概念规划等,容易造成目标方向不坚定、系统思维不够全面,一旦落地建设,精准实施难以做到持续推进。

(二)土地要素保障有瓶颈

2019年开始,国家政策层面实行自然保护地的优化调整,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严格要求,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处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成为新时代重大课题,旅游招商引资、基础设施提质改造均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土地、景观资源要素保障难上加难。

(三)专业人才引进有难度

人才是第一资源,没有人才宝库,文旅高质量发展何从谈起。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域宽广、幅员辽阔,而管理单位仅有编制人员13个,战斗力少,工作量大,覆盖面宽,且专业人员严重匮乏,新进人才又无编制预算。龙山景区正式运营迟迟未能启动,对外影响不够,人流引进不力,景区建设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导致发展信心不足,发展动能不够,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的局面难以形成。

(四)对外招商引资有欠缺。

涟源属资源枯竭型城市,当地资本体量小,文旅投资又需大手笔且周期长,单靠地方财政投入捉襟见肘。近年来,市委政府牵头引进数家有合作意向的对象,但因各种原因,一直没有落地生根,龙山要实现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弯道超车很难。

三、建议意见

(一)夯实基础建设,提升康养硬环境。

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科学规划编制,搞好顶层设计,优化资源配置,坚持“春有花、夏有水、秋有叶、冬有景”的森林康养标准,进一步拓展生态旅游内涵,丰富生态旅游产品,建设“山上出精品、山下现规模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具有品牌特色的道地药材生产、研发、加工、流通、贸易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做好药膳、药用、药疗等的“中医药+”大文章,打造中医药康养精品旅游线路,创建集森林康养、健康养生、休闲度假、民俗餐饮、科普研学为一体的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紧密围绕创建国家级康养旅游度假区目标一致向前。

(二)挖掘药王文化,增强文旅软实力。

龙山药王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要对龙山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生态文化等进行系统梳理,建立文化资源数据库;要围绕“森林康养”、“科普教育”等核心文化元素,提炼出具有吸引力和传播力的文化主题;要注重塑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IP形象,开发情景再现演艺、印迹记叙展播、药王文化展览等文创产品,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争取政策支持,强化要素全保障

争取政策利好,用好用活政策,充分利用国家鼓励支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契机,科学编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文旅发展规划,充分保障土地要素。政府出台奖励扶持政策,借助湘商娄商涟商回归战略,招揽天下英才,让人才引进有力度,人才留住有温度。

(四)创新思维方式,构建发展大格局。

1.打造宣传精品。通过举办摄影、书画、征文、歌曲、视频等比赛活动,制作出对外介精品,然后是高速公路、高铁、车站等引人夺目的公共区域进行巨幅宣传,利用自媒体、微信、抖音、网站、小程序等信息平台加强宣传,让龙山的神奇魅力和美丽画卷精彩呈现,积极推进游客引流。

2.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机构体制,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提供优质服务,出台激励政策,招商引资,筑巢引凤,把有情怀、有实力、有前景的公司和企业引进来,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的源泉与活力。

3.创新发展模式。龙山全域范围较大,旅游资源比较分散。根据不同的文化主题和游客需求,设计森林徒步、文化体验、研学旅行等特色线路,打造虚拟历史场景、互动游戏行等沉浸式体验项目,发展森林灯光秀、夜间演艺、夏季露营等夜间经济,开发地域手工艺品、特色食品等文创产品,全力构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格局,擦亮“药王龙山、康养福地”旅游名片,争创国家康养旅游标杆。

主办单位: 涟源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答复意见

涟文旅广体复字2025〕第18        办理结果分类:B

 

涟源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关于市政协十五届第三次会议第T104号

提案办理情况的回复

 

内容摘要: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湖南几何中心,总面积928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1.06%,这里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良、文化底蕴深厚,号称天下药山,康养福地。龙山作为涟源“一区三基地”之一区域性休闲旅游康养基地和全域旅游“一心两翼”的南翼核心区,如何破解发展难题,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积极参与,持续推进。

 

 

 

尊敬的易眩委员:

您所提《关于推动涟源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夯实基础建设、提升康养硬环境”的建议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近三年来,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完成投资3.2亿元,提质改造园区公路76公里,新建骑行道、登山道8.4公里,高标准建设好了药王广场、生态停车场和游客服务中心各,新建中医药展览馆2个、面积1500平方米,改造电力线路30公里、新建通信机站4个、林相改造2820亩、培育康养林(树种结构为红豆杉等)、景观林(树种结构为美国红枫等)2820亩,全面改善了国家森林公园景观。

(二)推进项目建设工作。一是通区公路二期完成了路面沥青摊铺和水泥砼化,对部分重点隐患区域建设水泥砼护栏;二是高标准新建种子园、拱桥河、药王殿3处旅游厕所,新建龙山标志物1座、观景平台3处,改造完成凤凰沿河步道1000米和岳平峰登山步道900米;三是完成1200株绚丽海棠和红豆杉的初抚、16000株杜鹃的初抚和蔸抚;四是国家战略储备林项目,现已完成清理竹林1000亩,补植补造红豆杉3500株。

二、关于“挖掘药王文化、增强文旅软实力”的建议

(一)讲好药王故事,全力为龙山中医药康养旅游示范体验基地“趣”

    药王孙思邈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医德高尚,深受百姓爱戴。其中最出名的医药故事有《悬丝诊脉》《虎守杏林》《屠苏药酒》《葱叶寻尿》;传说故事有《志学于医槐荫苦续》《冲破世俗》《寒秋涉水》《药材种植》《衡山采松脂》《友人论学》《魏征问史》《封官不仕》;民间故事有《药王追轶》《鹿衔草的故事》《石大医》等不胜枚举;还有“药王孙思邈和龙传奇故事”,故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2015年,涟源龙山景区建立以来,龙山已编写《药王孙思邈与龙山》《龙山药王传说》两本著作10万余字。2022年,龙山与广东药王世家有限公司、广州九哥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拍摄的《药王传说之浴火重生》已举行了电影发布会,同时启动了《药王传奇之干金要方》开机仪式。今后龙山药王文化研究委员工作室将进一步挖掘药王文化,讲好讲透药王故事,为基地增“趣”

(二)提升表达水平,全力为龙山中医药康养旅游示范体验基地塑“形”

    药王文化是一门涉及医学、哲学、文学、艺术等多领域知识的集合性文化,提升中医药文化的艺术表达水平尤为重要。2007年,龙山经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员批准建立“中国 ·龙山华夏中药文化园”以来,每年举办农历皇封节、采药、圣诞节,开展朝圣之旅。商客络绎不绝。2021年8月,龙山药王文化研究会成立后,龙山每年举办“药王庙会”、“药膳文化节”、“旅发大会”,上升至娄底市水平开办了“龙山中医药大讲堂”,现已举办讲座18期;利用电子平台,龙山已开通涟源龙山景区公众号,建立了360°虚拟景区平台,开辟了药王文化专窗,系列中医药文化艺术表达水平的提升,大大丰富了中医药康养旅游示范体验体验基地宣传形式,不断提升药物文化的艺术表达水平,如抖音、微信公众号、自媒体、二维码等多种形式,全方位为基地塑“形”

(三)答好“文化+“融合命题,全力为龙山中医药康养旅游示范体验基地“业”

    龙山山峦叠嶂,气候宜人,非常适合中药材生长,号称“天下药山”“南国药都”“植物王国”。据资料显示,龙山拥有中草药2380种,是一座天然道地中药材博物馆。同时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药王文化渊源流长。龙山围绕“天下药都”,持续擦亮“孙思邈”非遗品牌,扶植发展中药材种植、精深加工及医养康养已经构建中医药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的发展格局,依托政府支持与政策扶持,龙山目前巳完成“一园带五镇”的中医药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的规划,建好了道地药材保护基地和“山上出精品”、山下现规模”的“1+5”中药材种植基地;积极与中林控集团对接林下2万亩道地药材基地的建设;依托现有回春堂制药厂的优势,开发药食同源产品40来个,搞好了中药材加工、流通、研发、注册了“药王龙山”的地标;逐步将中医药资源优势转化了产业发展优势。同时龙山风光旖旎,生态优美,负氧离子浓度极高,是一座天然氧吧,是全国知名的森林康养基地。目前,龙山已建好一批森林浴场、瑜珈广场,颇有中医康养、生态颐养之势,药膳、药浴、药用已成为龙山生态旅游产品,全年接待游客达30万人次,今年已创成国家级AAAA景区。龙山将继续发挥药王文化优势,结合旅游研学搞项目开发、药食同源,搞旅游产品生产,非遗品牌造就基地特色,助力“中医药+文旅+康养”深度结合,进一步完善药王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打造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推进药王文化高质量发展。

三、关于“争取政策支持、强化要素全保障”的建议

一是编制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文旅发展规划,为项目落地提供法定依据和蓝图。二是出台地方激励政策,制定具体的奖励和扶持政策,吸收投资和人才。三是实施人才战略。利用湘商娄商港商回归等乡情招商策略,招引高层次人才和企业家,不仅要引进人才,更要留住人才,提供有温度的服务和保障。

四、关于“创新思维方式、构建发展大格局”的建议

一是在龙山景区组织具体有节日活动和季节特色、康养文化等主题活动。今年在龙山景区开展了“春季村晚”群众文艺演出活动,现场吸引了近6000人前来观看。通过“涟源在线”“涟源融媒”“涟源文旅”等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定期发布文旅资讯、活动预告、线路推荐、美图美文等内容平台加强宣传龙山景区的风景,积极推进游客引流。二是今年邀请中旅联、维景文旅等企业来龙山景区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并制作印发“涟源市重点文旅项目招商手册”进行向社会各界宣传推广,提升关注度。

最后,再次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同时还要恳请您继续关注并大力支持涟源文旅工作。

 

                     涟源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2025年7月15日   

 

 

 

签发领导:王建中

承办人及电话:邱姣13873813385、易礼彬13875447342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办建议提案,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答复附件

复字18关于市政协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第T104号提案的回复(易眩).docx

涟源市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网上操作系统
技术咨询:娄底市国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0738-8277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