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名称 政协涟源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案号 102
案由 关于静化校园、严禁强制学生购书, 让老师回归教书育人本位的建议
提案人 廖丽娟
附件

提案内容

阅读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家层面的主导,通过“书香中国”、“全民阅读”等活动积极推动,阅读的重要性深入人心。在市委市政府关心重视下,每年的工会经费里还为每名干部职工安排了1000元的购书款。但读书这样一件高尚、幸福的事,却被视为重要商机,校园这一方净土,成了强制交易市场,纯真无邪的孩子成了反复被割的“韭菜”.....学校假借推广阅读之名变相强制学生购书,社会负面反响强烈。

变相强制购书体现在三个方面:1.学生必须按新华书店指定的书目和数量订购。指定的书目并非名家名著,层次较低,不管家里是否购买或不喜欢,都须悉数购买。每班每生每期订书2-3次,单次费用少则68元,多则数百元。全年近千元。学生选择性订购或不购的,无法获老师通过。2.只能通过新华书店设计的小程序微信付款,不能使用各单位工会发放的购书卡支付。3.学校通过红头文件,要求各班级深入发动。订阅数量不理想的班级,学校再次发文强调,并由领导找班主任谈话,限制跟上订购进度。      

班主任或不顾斯文强制家长购买,或放下脸面私下求家长帮忙。而家长担心孩子在学校受到不公平待遇,明知是浪费,也不得不掏腰包。本是教书育人的老师变成“书籍销售员”。本是为国育才的净土变成了“利益绑架场”。学校管理者如何面对培养中的祖国未来?

这并非存在于个别学校,在全市很普遍,市区名校也存在此现象。2022年初新化县有学校强制学生购书在网上产生了较大的舆情,新化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花了不少力气才予平息。虽有相邻县市的前车之鉴,但我市的学校却仍愿铤而走险,这其中的缘由,应是不言而喻。

“高雅事”之所以成了师生、家长共同的“愤怒事”,学校不惜耗费大量行政成本,来强推购书,而非教育工作本身,无外乎利益的纠缠。不难想像出这是怎样的一条利益链?而最终受害的是民众,受损的是政府形象。而相比之下,校园图书室大门紧闭,形同虚设,有书学生也借不到。由此可见,学校并无推广阅读的真心真情,追逐个人私利才是动机。风气不正,如何为国育才?

全民素质的提升离不开阅读。如何将阅读活动办成民生实事、国家要事,各级各部门均应站在推动社会进步的高度,带着责任、怀着真心真情去推动。为此建议:

1.书籍是商品,销售应遵循市场规律,不应运用“绑架”手段强制消费,伤害公众利益。相关行业部门应加强监管,迅速终止不良行为。

2.学校应真心实意组织阅读活动,建好校园图书馆,方便学生借阅,鼓励学生多去图书馆、组织班级、校园读书分享活动、开展校园课本剧表演等激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学校可推出阅读书目,但不能强制统一购买渠道和数量。全班学生所购的书目雷同、低质,本身就失去交流的意义。如长沙的一些学校,在年初发布国际认可度高的书籍作为阅读书目,学校不干预购买形式,甚至鼓励学生网购,以提高性价比。相比我市学校的“不问书香问书钱”,长沙学校更在乎学生阅读效果。

3.强制购书背后的利益输送究竟有多长?除了推销书籍是否还有其他商业行业?建议市纪委从严查处,斩断一切伸向校园师生的商业行为之手,并将结果公之于众,净化校园风气,还学生一片纯净蓝天,让老师回归教书育人本位。如此,教育,才有希望和成果可言。

主办单位: 涟源市教育局

答复意见

廖丽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静化校园、严禁强制学生购书,让老师回归教书育人本位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教辅材料征订

2020年秋季学期开始,我市中小学教辅材料的征订工作严格按照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湖南省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补充意见》(湘教发〔2017〕25号)和《关于继续使用<湖南省中小学教辅材料推荐目录>的通知》(湘教发〔2019〕124号),以及娄底市教育局每个学期《关于规范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的通知》的要求,严格执行自愿原则和“五限”原则,在《娄底市中小学教辅材料“一科一辅”推荐目录》范围内组织征订。“一科一辅”实行学校无偿代购、新华书店主渠道发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强制或变相强迫学校或学生购买教辅材料,不得进入学校宣传、推荐和推销任何教辅材料。为规范征订程序,避免征订过程中产生学校和教师“吃回扣”等腐败问题的发生,省教育厅、娄底市教育局规定实施“线上自愿扫码征订”,我市曾因未在第一时间全面落实“线上扫码征订”而被娄底市教育局和中共娄底市纪委监委驻娄底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交办整改,相关责任人同时被追责问责。

二、关于阅读教育与课外读物的征订

近年来,我局将阅读教育纳入了基础教育的重点工作,并在逐年推进。近几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涟源市中小学阅读教学工作方案》、《涟源市中小学阅读教学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方案(试行)》等文件,将阅读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纳入了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考核、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以及课后服务内容。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妇联等部门每年评选“书香校园”。通过多向发力,多措并举,中小学校阅读教学的重视度、实施率得到全面提升。

在逐步完善工作机制和营造阅读氛围的同时,书源成了推进阅读教育的瓶颈。一是原有图书室配备的书籍大都不适宜学生的年龄特征,不受孩子们青睐;二是由于文化入侵、出版社把关不严等因素,社会人士和一些公益机构捐赠的部门图书,以及部分学生自己购买的图书系存在暴力、色情等内容“毒读物”,不适宜学生阅读,如曾在全国很有声誉的“泉蒙阅读”公益机构捐赠的图书因存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被宣传部门紧急叫停。教育部出台了《关于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省、市各级主管部门都强调学生读物要从新华书店等正规官方渠道购买,以避免问题读物进校园。

教育系统面广人多,不排除存在因利益输送而“被自愿”征订和政策宣传不到位等问题。同时,市教育局和中共涟源市委监委驻教育局纪检监察组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严肃招生纪律规范办学行为的若干规定》(涟教通〔2022〕37号),关于教辅材料征订明确了“五个严禁”的纪律。每个学期,市教育局都组织了严格的专项督查,严查违反“自愿征订”“线上扫码”等征订原则,及超范围违规征订问题。今年,结合涟源市教育乱收费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正在开展贯穿全年的“全市中小学违规征订教辅材料专项整治行动”,坚持“纠建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对2020年以来全市中小学违规征订教辅材料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严查违规违纪问题,问责失职失责行为,建立健全的长效机制。全力确保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切实减轻群众经济负担和学生课业负担,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教学环境。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恳请一如既往地关注支持教育工作。

 

 

涟源市教育局

2023年7月10日

涟源市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网上操作系统
技术咨询:娄底市国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0738-8277738